距今4000多年到3600、3700年間,黃河上中游的文化面貌紛雜,居民製作的玉器雖有地區差異,卻頗具共性,因此我們統稱作:龍山齊家系。這是一件直徑接近40公分,重達6公斤多的大玉璧,圓周相當不正,推測當初應是分段地磨出外輪廓,中孔是由單面鑽成,因為鑽孔工具會被磨損變薄,因而孔璧略呈傾斜。
在廣袤的華西地區,史前先民曾大量製作各種尺寸的玉璧和玉琮,它們沒有實用功能,卻須耗費龐大的玉料與人工,說明圓璧與方琮純屬思維產物,可能是因為古人具有天圓地方的宇宙觀,又相信物件的質地、形狀都具有同類相感通的法力,所以琢製圓璧與方琮來祭祀天地。